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是基于通讯总线标准和无线传感技术设计的建筑电气控制系统,从节能增效角度出发,对化工厂房建筑楼宇照明灯具实现智能化自动控制的全新解决方案。照明控制系统是一个总线型式或局域网型式组成的智能控制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调光技术、传感技术,电器控制技术,将照明线路中的各种光源连接到一起进行智能化控制。最终达到舒适、健康、智能和节能。
型号:
A1-MLC-1324 4路照明控制模块 A1-MLC-1328 8路照明控制模块
A1-MLC-1334 4路照明控制模块 A1-MLC-1344 4路照明控制模块
A1-MLC-1348 8路照明控制模块 A1-MBT-0213通信转换模块
A1-PWP-0102电源模块 A8-SRW 智能网关 A1-MBH-0222总线耦合器
A1-86DI-2788 3.5寸彩屏触摸面板 A1-86DI-2748 智能电源控制系统主机
- 厂房车间项目概况
本项目布置智能控制面板,照明柜/箱内安装控制模块等,采用智能控制总线组网方式,通过IP协议转换器(网关)接入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通过扩展模块如光感,雷达,经纬实现区内,区外远程开关、定时控制、各种场景控制等,使照明系统按照预先设定的各种模式工作,营造舒适宜人灯光效果,节能减耗、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水平。 - 设计依据
2.1. 用户需求
系统功能需求:
1) 设备房、设备房走道采用分组就地手动控制;
2) 照明采用单控以及时控的集中控制方式;
3) 监控系统界面友好,画面美观,实时显示各区照明工作状态;
4) 具有完善的用户权限管理功能,避免越权操作;
2.2. 设计标准
本技术规范书提供的设备满足以下规定、法规和行业标准:
ISO/IEC11801《国际综合布线标准》
GB/50198《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IEC 61587《电子设备机械结构系列》
GB 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JGJ 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Z 20965-2007 《控制网络hbes技术规范 住宅和楼宇控制系统》
IEC2554《高频干扰电压测试》
IEC255424《静电放电试验》
IEC255-224《快速瞬变干扰试验》
GB6162《静态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
GB/T14598.9《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
GB/T14598.10《快速瞬变干扰试验》
GB/T17626.2-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6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17626.8 《工频磁场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9 《脉冲磁场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0《阻尼振荡磁场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1《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2《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2.3. 设计范围
根据客户需求及项目实际情况,详见《电气原理设计图》。
智能灯光控制系统管线类型及设备型号详见强电图纸,规划路由及智能照明控制终端的位置见弱电图纸。 - 工厂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功能
3.1. 定时控制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通过时钟管理器,实现有关区域照明的定时和自动管理功能,实现节假日照明定时关闭、定时通知等。
3.2. 场景控制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设定不同的场景模式,完成各种照明灯具的控制组合,达到美化工作环境、提高舒适度。
3.3. 实时监控
操作管理人员通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实时监视各区域、楼层、楼栋的照明状态,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控。
3.4. 报警处理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提供了事故和警报处理能力,当出现报警时,提醒用户进行相应处理;用户也可通过编程定义报警条件和定制控制逻辑,满足特定的功能需求。 - 工程安排
4.1. 资料呈审
在工程施工前,乙方将准备好以下文件,并通过用户确认后付诸实施:
1) 设计说明(包括系统功能说明及性能指标、系统设备配置清单、系统管理等说明)。
2) 系统图(包括系统结构图、网络拓扑图)。
3) 平面图(包括计算机控制中心、受控设备配电间、通讯网络等配线平面施工图)。
4) 设备安装大样图(包括控制中心安装图、数据采集及处理装置的安装大样图)。
5) 仪表和数据采集装置二次原理图及端子接线图。
6) 系统设备配置、器材、线缆(包括设备编号)清单。
4.2. 工程施工
1) 系统布线所需敷设的线槽及管线采用经防腐、防锈处理的金属材料。
2) 除非已进入设备机壳内,所有线缆放置于线槽、线管内,不外露。
3) 除非与设备端接,所有线缆不续接。
4) 所有使用的标签为机器打印,不使用手写标签。标签上的编号同时支持简体汉字、英文字母、数字、标点。
5) 标签具有防脱落、防水、防高温特性。
6) 所有线缆单独标签、线缆的两端及中途可认为接触的地方加标签。
7) 所有设备端口都使用标签予以标识。
8) 传输系统中屏蔽电缆屏蔽层与连接件屏蔽罩应可靠接触,屏蔽层应保持端到端可靠连接,进入中央控制室时应就近与机房等电位连接网连接,做到同一链路全程屏蔽、一端接地。
9) 中央控制室布线和设备安装按设计要求接地,采取可靠的防雷接地措施。
10) 所有接地线采用多股铜芯导线或铜带。
11) 现场施工人员具有相应专业的操作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