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标准和规范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标准规定:住宅建筑地下车库照度为30lx;通用房间和场所的公共车库地面照度为50lx。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规范规定:具有人防性质的车库。该规范规定地面照度标准为50lx。
2. 地下车库、停车楼照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地下车库、停车楼照明现状:目前车库的照明光源基本是采用T8 或T5 直管荧光灯,灯具大致分为盒式荧光灯具和防尘型灯具两大类。安装采用照明母线方式、吸顶方式和吊链方式等。控制方式基本采用集中人工控制,由值班员在值班室操作控制,基本为常开状态。由于地下车库需要24 小时不间断照明,车库照明处于长明灯状态,耗电量高,灯管的损耗率非常高,需经常更换灯管,维护工作量大,维护费用高。有些车库为了节电,只装一半的灯管或开一半灯,有的地下车库开灯率不到30%,照度不仅达不到标准值要求,而且,易发生安全事故,也不方便使用。
2.2 不同类型建筑的车库使用情况:商业、餐饮服务业及医疗建筑等地下车库,工作期间车辆的流动频率较高,平均2 小时左右流动换位一次,但是非营业时间几乎没有车辆流动,照明灯具依然处于常亮状态;交通建筑如机场、火车站等车库每天凌晨6 点至晚上23 点人员、车辆流量较大,午夜期间也很少有车辆流动;政府办公楼、写字楼和居住小区等车辆的流动频率较低,早晚上下班时间是车辆流动的高峰期,其余时间几乎很少有车辆和人员流动,照明灯仍然处于长明状态,照明用电浪费非常严重。
2.3 近几年,由于LED 光源的普及应用和产品性价比的提高,有些地下车库采用非智能的LED 光源替换T8 或T5 直管荧光灯,由于有些LED 光源产品的品质较差,没有采用智能控制技术,LED 光源损坏率较高,极个别地下车库应用一段时间,又将LED 灯管更换成T8 或T5 直管荧光灯,对LED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3. 光源和布灯方案
3.1 光源和灯具选择:改造及新建地下车库的设计,应采用LED 智能控制方案。LED 光源色温4000~6000K,整灯效能大于80lm/W,显色指数Ra 应大于60。灯具应简洁,LED 光源和控制电源应采用之间的连接应采用插接件方式连接,安装、维护方便。
3.2 合理布置灯位。库内行车道及停车位应均匀布置灯位,照度应达到50lx,行车道照度的均匀度应达到0.6。由于地下车库的层高较低,有些地下车库设备管线较多,灯具的光源功率不宜选的过大,配光角度不宜过小。车辆出入口处,灯具布置间距可以适当小一些,照度适当提高,在视觉上有一个明暗适应过程,昼夜应根据环境亮度进行智能调节。车辆出入口露天处的灯具采用墙面嵌入安装方式,灯具采用非对称配光,灯光投向行车道地面,避免产生眩光,影响驾驶。灯具的防护等级应达到IP65 以上,防止雨水浸入,安装高度一般距离地面50cm 左右。
4. 控制方式
方案1:车道智能灯为单灯智能控制方式。行车道采用微波感应、红外等控制技术;停车位采用红外控制技术。当有车、有人活动时,智能灯全功率开启,实现高亮状态,满足照度标准的要求。当无车无人活动时,光通量降低到额定值的10-15%,实现低亮状态。并且切换过程采用渐变方式,时间0.5-2 秒。
方案2:行车道灯采用链式感应控制方式。当第一个灯点亮时,其余行车道灯沿行车方向顺序点亮。停车位控制方式同方案1。 方案3:采用系统控制方式。视频感应或独立传感、组网控制方式,这种方案对地下车库照明系统改变最小,直接通过智能照明系统模块组网,实现控制目前多数设计院单位在设计车库照明控制系统时都会用到汽车库照明控制器。
地下车库智能照明系统模块可配红外感应,光感系统符合设计功能需求,智能照明系统模块自带消防联动功能更安全。
方案4:停车位智能灯采用红外感应单灯单控方式,有车、有人活动时,智能灯全功率开启,无车无人时智能灯延时10~20 秒钟后熄灭,实现最大限度节能。
方案5:室外型。室外停车楼,LED 智能车库灯要增加亮度自动控制功能,当场内亮度低于规定值时,照明灯具才能开启,实现方案1 至方案4 的控制程序。
方案6:多功能型控制系统。除基本型功能外,车库智能照明系统还附加了车辆进、出库数量存储记忆功能,车辆车位空位显示及入位导向功能,车位寻址功能等。车位灯熄灭后蓝光显示空位,红光显示已占车位等功能。
方案7:车道灯采用无线控制方式,车道范围内任何一支灯具感应到人、车移动,在15~20 米范围内的车道灯接收到信号,呈高亮状态,其余车道灯仍处于低亮状态。
更多浏览:智能车库照明工程、车库智能照明、汽车库照明控制器、停车场智能照明、地下室智能照明、城市照明规划、场馆智能照明设计、智能照明模块、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关于地下车库智能照明系统模块技术指导意见更多详情,欢迎联系巨川电气。